
我對芬蘭木十分感興趣,在尊重傳統(tǒng)的基礎上,我更愿意用現代的方式來打造它們。
——Tapio Anttila
在設計領域的轉身
1994年畢業(yè)于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之后,Tapio Anttila從事著公共空間領域的家具設計和室內設計。Tapio Anttila發(fā)現盡管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需求都在發(fā)生著改變,但是市場上的家具產品卻還是重復以往,沒有新產品的注入,于是他毅然離開原來的企業(yè)并同期(2005年)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公司——Tapio Anttila Design。
Tapio Anttila 為很多芬蘭及意大利的家具企業(yè)設計眾多家具產品,同時他也涉足室內設計和工業(yè)設計,設計的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并獲得十次Good Design Awards、兩次Green Good Design Award和兩次EcoDesign Award等備受矚目的國際設計大獎。
多元設計舞動未來
區(qū)別于其他設計師的單一家具產品設計或者工業(yè)設計,Tapio Anttila 在室內設計、家具產品設計和工業(yè)設計三個領域的無縫切換打通了他自身設計理念的“任督二脈”,讓他可以在整體空間打造的思維下進行家具產品設計,在家具和空間的視角中設計更加一脈相承的工業(yè)產品,使得這些產品整體呼應而又相得益彰。
“中國也給了我很大的驚喜,這次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家具企業(yè)都十分注重整體空間的打造,希望全方位輸入北歐生活的理念和文化,”Tapio Anttila 興奮地表示,“這非常具有前瞻性,無論是從商業(yè)角度還是設計角度”。
每個作品都是精靈
與自然的接觸,應該是所有設計師靈感來源的共同出處,同樣,自然的滋養(yǎng)和居家的hygge時光給了Tapio Anttila 無限的靈感和動力。無數次與森林的親密接觸讓他對芬蘭木情有獨鐘,給木材的規(guī)劃與設計賦予現代色彩令他樂此不疲。
北歐設計講究對原材料的忠誠和詮釋,其對功能性的要求不僅是實用,更是舒適,“芬蘭人比較喜愛輕便、環(huán)保同時又省材料的家具,這或許也是中國市場的發(fā)展趨勢”,Tapio Anttila說到。他在產品設計時,除了考慮形態(tài)和功能之外,還增加了一些情感、幽默的元素,希望能用不同的產品表達思想、抒發(fā)情緒,這樣才能呈現給消費者一個如精靈般有生命的產品。
設計師Tapio Anttila
勾勒中國的北歐風情
2016年深圳國際家具展中大放異彩的丹麥設計作品將中國的目光聚焦北歐,與丹麥締造經典不同,芬蘭設計則更回歸自然,中國消費者對于北歐風情的認知很多還停留在宜家上,“宜家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北歐風格在世界的認知和風行,但是卻沒能體現北歐產品的環(huán)保性和更深層次的北歐態(tài)度,”Tapio Anttila 表示希望通過與中國家具企業(yè)的合作把更多北歐風格的產品和設計理念帶入國內,讓更多人享受簡約、自然的居家環(huán)境。
簡約的北歐風也許就伴隨著Tapio Anttila這些芬蘭設計師的到訪而徐徐吹起……